1、离婚无效的情形有什么方面可以判决
离婚无效一般指离婚行为不具法律效力。从判决角度来看,以下情形离婚可能被判无效:一是欠缺法定离婚条件,如诉讼离婚中,未出现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法定情形,法院不会判决离婚;二是主体不适格,比如一方或双方无民事行为能力,其离婚程序需由法定代理人参与,若未按此规定,离婚可能无效;三是程序违法,协议离婚时,若未依法经过冷静期,或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离婚登记不生效;诉讼离婚若违反管辖规定等程序,也会影响离婚判决效力;四是意思表示虚假,存在欺诈、胁迫等方法使一方违背真实意愿赞同离婚,法院可断定离婚无效。
2、如何断定离婚是无效情形
依据国内法律,离婚没有无效情形,只有婚姻无效的状况。婚姻无效是指因欠缺婚姻成立的法定条件而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婚姻。
婚姻无效的情形主要有: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即双方是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未到法定结婚年龄。
一旦婚姻被认定无效,自始无效,双方不具备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应该注意,婚姻无效需经法律程序,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后,经审察确属无效婚姻的,应当依法作出宣告婚姻无效的判决。原告申请撤诉的,不予准许。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的,可以调解。调解达成共识的,另行制作调解书。对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上诉。
3、离婚无效判决依据有什么方面
离婚无效判决依据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主体不合格:如未达法定结婚年龄、重婚等。未达法定结婚年龄结婚,婚姻自始无效;重婚情形下,后一段婚姻无效。
2.意思表示虚假:譬如因胁迫结婚,受胁迫一方可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若符合条件,婚姻可被认定无效。
3.违反法定程序:像未依法进行结婚登记等。
4.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比如患有医学上觉得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结婚以后尚未治愈,婚姻无效。
一旦婚姻被认定无效,自始不具备法律效力,双方不具备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财产按一同共有处置,但有证据证明为一方所有些除外。
当大家分析离婚无效的情形有什么方面可以判决时,第一要明确法律对此有严格规定。除去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结婚年龄这类容易见到的致使婚姻无效的情形外,在一些特殊状况下,也会影响离婚判决的有效性。譬如存在欺诈、胁迫等方法骗取离婚登记的状况,经法院审理查明属实后,可能断定离婚无效。另外,假如当事人在办理离婚时存在乎思表示虚假等问题,也会影响判决结果。若你对离婚无效判决的具体情形及有关法律问题还有疑问,不要错过获得专业解答的机会,快点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