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是指在民事权利遭到侵害后,权利人需要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行使权利,不然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将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法律规范。
网友咨询:
交通事故诉讼时效怎么样计算
律师解答:
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其民事诉讼的时效为1年。交通事故导致财产损失的,其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既有人身伤害又有财产损失的,诉讼时效应分别计算。
1、诉讼时效不是从事故发生之日起算的,而是从当事人了解我们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的,只须一直在向侵权者倡导权利,时效就不开始计算。
2、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民法通则的规定是从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3、对于交通事故,假如涉及到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是一年,没调解的自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第二天计算,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后双方参加调解的,自调解终结之日起第二天结算。假如无人身伤害的,诉讼时效是3年。
律师补充:
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
(一)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二)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事实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假如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肯定的期间,又没其他事由使得诉讼时效中断或暂停,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成效。
(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使得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假如有使诉讼时效中断、暂停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暂停时,将暂停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中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了解或者应当了解权利遭到损害与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根据其规定。但,自权利遭到损害之日起超越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状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参考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引使用方法条
中国宪法修正案